教輔名店變身城市文化客廳!北京市新華書店花市店煥新歸來
5月16日,承載首都南城文化記憶的北京市新華書店花市店完成升級改造在讀者的熱情期盼中正式亮相。轉型升級后的花市書店以“圖書為核、環(huán)境為體、科技為翼”的立體化架構成為集閱讀、體驗、創(chuàng)新于一體的美好生活體驗空間。
重裝煥新,從教輔名店到城市文化客廳
書店此次升級以“專而精、精而美、美而活”為理念,打破傳統(tǒng)書店單一售書模式,構建集閱讀、體驗、社交于一體的多元空間。
一層以主題圖書出版物專臺為核心,匯聚黨史黨建、歷史地理等經典與暢銷佳作;特設“舊書新知”專區(qū),通過古舊書與現代文創(chuàng)的聯動,形成“過去與未來對話”的文化紐帶。
二層設置教育教輔專區(qū),覆蓋全年齡段需求,同時開設出版機構宣講區(qū)、線上直播課堂,形成“選書—學習—實踐”的教育閉環(huán),延續(xù)“服務萬千學子”的傳統(tǒng)優(yōu)勢。
環(huán)境設計上,書店以“花市文化”為底色,四壁圖書構筑“書山”,搭配鮮花綠植與科技展品,形成“移步換景、一書一世界”的探索感。一層中廳的鮮花綠植空間,將定期舉辦插花藝術、園藝課堂,呼應“京師絹花出花市”的地域文脈;二層“閱蟲閣”引入自然元素,打造親子共讀的趣味角。
從非遺手作體驗到咖啡輕食休憩,從作家沙龍到戶外裝備展示,多元場景無縫銜接,讓書店成為“能看書、能體驗、能社交、能成長”的城市文化客廳。
科技賦能,從人工智能到人文交流
作為東城區(qū)“文化新質生產力”的實踐樣本,花市書店以“科技+教育”“科技+生活”雙主線,讓智能元素成為閱讀體驗的“新語言”。
店內引入智能陪伴機器人、AI仿真機器狗等互動設備,與科普圖書聯動打造“會說話的科技館”;天文望遠鏡、光學顯微鏡配套宇宙探索類書籍,讓抽象知識具象化。智能檢索系統(tǒng)實現離店找書,空氣架子鼓、智能背景墻等裝置藝術融入生活空間,形成“到店體驗+云端互動”的立體服務網絡,使書店成為“長久在線”的文化入口。
同時,吸引多家知名出版社入駐書店,圍繞人文社科知識,設置融合了多元業(yè)態(tài)的書店直播間,通過文化內容的精細化、垂直化、數字化傳播,打造專屬直播IP,創(chuàng)新更多內容載體與消費場景,賦能實體書店品牌,全方位展示書店品牌形象與優(yōu)質圖書資源,為書店發(fā)展持續(xù)注入新活力。
文化共建,從“書香之城”探索出“東城實踐”
開業(yè)儀式上,中共東城區(qū)委宣傳部與北京發(fā)行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未來將圍繞閱讀推廣、品牌打造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中共東城區(qū)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花市書店的煥新,不僅是物理空間的升級,更是對城市文化根脈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它將成為連接歷史、現在與未來的精神坐標,助力東城打造“書香之城”的新范式。
未來圖景,從文化記憶到城市坐標
從“教材教輔名店”到“全場景文化樞紐”,花市書店的蛻變折射出實體書店的轉型路徑,這里有品質生活與文化教育的深厚積淀,有花香與書香的自然交融。
“花市有新華,書香漫京華”,當南城讀者熟悉的“老書店”裝上科技的翅膀,它所承載的,早已超越物理空間的意義,成為一代人的文化記憶與新時代的精神坐標。
隨著花市店的重新啟航,這家歷經歲月沉淀的老牌書店,正以煥然一新的姿態(tài),成為首都市民感受文化魅力、享受閱讀之美的新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