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發(fā)布,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為82.1%,成年國民紙質圖書電子書閱讀量雙增長
4月24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第二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在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主論壇上發(fā)布。調查顯示,2024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2.1%,紙質圖書和電子書閱讀量雙增長。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馮士新發(fā)布本次調查的主要發(fā)現:
2024年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小幅增長,圖書閱讀率穩(wěn)步提升。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2.1%,較2023年提升0.2個百分點。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9.9%,報紙閱讀率為22.5%,期刊閱讀率為17.1%,數字化閱讀方式(電腦端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聽書、視頻講書等)接觸率為80.6%。
數字化閱讀重塑成年國民閱讀習慣,近八成的人通過手機閱讀。數字化閱讀方式持續(xù)深入成年國民生活,2024年有78.7%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38.5%的成年國民通過聽書的方式進行閱讀,23.6%的成年國民使用平板電腦進行閱讀,5.7%的成年國民通過視頻講書的方式進行閱讀。
成年國民紙質圖書和電子書閱讀量雙增長,報紙期刊閱讀量持續(xù)下滑。2024年我國成年國民的紙質圖書閱讀量和電子書閱讀量均較上年有所提升,紙質報刊閱讀量均較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我國成年國民的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9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52本。我國成年國民的人均紙質報紙閱讀量為12.41期(份),人均紙質期刊閱讀量為1.73期(份)。
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數字化媒介接觸時長超三小時,傳統(tǒng)紙質媒介閱讀時長半小時。2024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閱讀紙質圖書24.41分鐘,人均每天閱讀報紙4.17分鐘,人均每天閱讀期刊2.85分鐘。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為108.76分鐘,人均每天通過電腦端網絡在線閱讀時長為63.76分鐘。
近四成的成年國民有聽書習慣,聽書渠道多元發(fā)展。2024年我國有近四成的成年國民有聽書習慣。有38.5%的成年國民通過聽書的方式閱讀,高于2023年的36.3%。選擇“移動有聲APP平臺”聽書的成年國民為24.1%,15.1%的人選擇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聽書,9.5%的人選擇通過“智能音箱”聽書,分別有7.2%和5.8%的人選擇通過廣播、有聲閱讀器或語音讀書機聽書。
超過四成的成年國民傾向于閱讀紙質圖書,近三成的人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較少。有45.7%的成年國民傾向于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37.2%的成年國民傾向于在手機上閱讀,9.2%的成年國民傾向于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9.1%的成年國民傾向于聽書,5.3%的成年國民傾向于網絡在線閱讀。有3.4%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很多,15.8%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比較多,49.9%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一般,28.9%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很少或比較少。
全民閱讀品牌活動促進居民閱讀,“本地讀書月”的關注度最高。2024年,我國成年國民對全民閱讀品牌活動的知曉率為74.8%,其中,“本地讀書月”的影響力最大(31.2%)。2024年我國成年國民對全民閱讀品牌活動的參與度達67.8%,其中,“本地讀書月”的參與度最高,為30.6%;“本地特色讀書節(jié)”和“本地大型書展、書市活動”的參與度分別為25.6%和24.0%。
城鎮(zhèn)閱讀空間滿足居民閱讀需求,基層閱讀服務助力全民閱讀。2024年,53.9%的城鎮(zhèn)成年居民表示在居住的街道附近有圖書館、社區(qū)閱覽室/社區(qū)書屋/城市書房、報刊欄、書店、繪本館等至少一種閱讀服務設施。36.4%的人表示去過書店,15.8%的人表示使用過圖書館,13.7%的人表示使用過社區(qū)閱覽室/社區(qū)書屋/城市書房。
0—17周歲未成年人閱讀時長有待提升,紙質閱讀習慣需要持續(xù)培養(yǎng)。2024年,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6.6%,較2023年提高0.4個百分點;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11.65本,遠高于成年國民的4.79本;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每天閱讀紙質圖書36.30分鐘。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75.1%,較2023年提高0.4個百分點。
2024年全國閱讀指數為70.90點,較2023年提高0.14點。其中,個人閱讀指數為73.40點,公共閱讀服務指數為68.59點。